[考点]
百家争鸣   老子和孔子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历史文化常识   
[答案]
(1)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维护君主统治。成仁取义(含生取义)。
(2)①意图:实现大一统。特点:崇尚儒学敏育,培养后备官员;选用儒生做官;推荐与考核相结合(方式多元化);任人唯才。作用: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提高了官员素质,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人才基础;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②科目:进士和明经。特点:考查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选拨形式具有开放性;选拔程序具有严密性、系统性。作用:普及儒家价值观及思想形成文化认同,有利于稳固统治;选拔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提高行政效率;打破选官的世袭特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兼顾边疆人才选拔促进边疆开发和民族团结。
(3)原因: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选官和教育相结合体现民族特色,渗透到社会各方面,有独特的理念和智慧是世界上先进文化;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坚持文化自信,才能使中国精神在文化传承中不断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是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解析]
(1)由材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图A中孔子的言论体现了其“仁”的学说。图B是《孟子》图。孟子提出做人要有骨气和正气,如教材中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言论就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孔孟民本思想的实质是维护君主统治。材料中孟子“……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生取义者也。”的言论被后世凝练为含生取义,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人民而英勇无畏、甘愿牺牲的民族精神。
(2)①由材料“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京师立学校,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选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是何意图是实现大一统。汉武帝选官制度的特点是崇尚儒学敏育,培养后备官员;选用儒生做官;推荐与考核相结合,方式多元化;任人唯才。汉武帝选官制度的积极作用是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提高了官员素质,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人才基础;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②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进士和明经。由材料“科举选官制……主要内容是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经义,与各种政务并不相合,主要的目的是笼络读书人,愚化百姓……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已深深地灌输到应试士子的心里,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社会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的主要特点是考查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选拨形式具有开放性;选拔程序具有严密性、系统性。其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是普及儒家价值观及思想形成文化认同,有利于稳固统治;选拔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提高行政效率;打破选官的世袭特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兼顾边疆人才选拔促进边疆开发和民族团结。
(3)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选官和教育相结合体现民族特色,渗透到社会各方面,有独特的理念和智慧是世界上先进文化;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坚持文化自信,才能使中国精神在文化传承中不断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是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老子和孔子   百家争鸣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历史文化常识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